一、 课前检测
二、 预习交流
1、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
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 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 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
⑵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
⑶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______;
⑷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__ _排空气法 (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⑸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三、课堂探究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试管内药品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
结论(是否有氧气放出)
|
5mL5%的过氧化氢
|
|
|
5mL5%的过氧化氢+少量二氧化锰
|
|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思考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本实验能否确定二氧化锰是本实验的催化剂?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你对催化剂的理解,应该增加哪些实验?
2、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氯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自主学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锰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记住课本38页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默写在下面:
交流研讨:⑴将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默写在下面(同桌相互检查默写对了吗?):
⑵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⑶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你能根据他们的共同点说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吗?写在下面。
交流研讨:在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思考一下,课本中介绍的方法是分解反应吗?说出你的看法,与小组的成员交流一下。将最后结论记在下面。
四、巩固训练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3.在低温条件下加压,空气转化为液态。由于液态氮与液态氧的 不同,因此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 ,剩余物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下图是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的过程;

(1)实验①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
(2)实验②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
如果此实验中不加干燥剂会产生的后果是 。
(3)实验③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
(4)在实验③中,等试管内无气泡冒出时,再加入过氧化氢,发现 ,说明在该过程中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 。
(5)实验③完成后,将试管中的二氧化锰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发现其质量与反应前 。
五、抽测达标
六、学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