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检测题
郭建立
第一部分:
1.填空:(4分)
⑴欧阳修是 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号 , 之一。
⑵本单元我们学的两篇诗文选自《乐府诗集》,它们是 和 。
⑶曹操是 末年 、 、 。
⑷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 和 ,“小李杜”是指 和 。
2.原文填写:(4分)
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
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
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的六字是 。
⑷《望岳》的颈联是 。
3.译句:(4分)
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
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⑷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
4.《卖油翁》中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卖油翁是如何看待陈尧咨高超的高超的射技的?(2分)
。
第二部分:
(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本文的“之”字是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各不尽同,请分别举例。还有一个“之”字代指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也一并指出。(3分)
6.在文中找出“但微颔之”中“但”的同义词: 。(2分)
7.译句:(2分)
尔安敢轻吾射? 。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8.本文写了两件事,哪是因,哪是果?哪为主,哪为次?后者对前者含有什么意味?(2分)
。
9.康肃公确有值得自夸的地方,但卖油翁似乎并不太欣赏,这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但微颔之”的潜台词是什么?(2分)
。
10.如何看待陈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2分)
。
(二)
⑴至于夏水襄陵,治溯组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⑶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第一段写三峡什么景色,特点如何?(2分)
。
12、本段所写的季节是 。(1分)
13、第一段中的哪句最能体现三峡水势之险?(2分)
。
14、“素湍绿潭”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可见怎样的景观?(2分)
。
15、“清荣峻茂”分别理解为:(4分)
清: 荣:
峻: 茂:
16、“良多趣味”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
。
17、为创造意境,第三段中 字和 字用得好。(2分)
。
18、作者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用意何在?(2分)
。19、写渔者歌曰有什么目的?(2分)
20、翻译:(2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⑵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
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1、诗人借“杨花”“子规”暗含 ,暗含了作者对王昌龄被贬的。(2分)
。
22、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 。(1分)
23、后两句中,作者用 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关切。(1分)
24、诗中 一句点明时令。(1分)
25、诗中 几个字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1分)
26、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27、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28、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读本单元的五首诗歌,选取其中一首改写成一篇作文片断,题目自拟,300字以上。
第七单元检测题答案
1-3.略 4.陈尧咨认为自己的射技很高超,并以此自豪。卖油翁则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略加赞许。 5.代人:笑而遣之;代事:睨之,但微颔之;代物: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道理:以我酌油知之。 6.惟 7.略 8.康肃公射箭是因,卖油翁沥油是果。后者为主,前者为次,含有教训的意味。 9.睨之,但微颔之。潜台词是:射得不错,也不过如此。 10.略 11、三峡的水;急 12、夏季 13、“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14、俯视;写出了春冬之时三峡壮丽的景观。 15、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6、热爱三峡景物,热爱大自然 17、寒;肃 18、以声衬静,渲染山谷的清幽,凄清 19、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 20、略 21、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同情和关切 22、抒情 23、想象或拟人 24、杨花落尽子规啼 25、过五溪 26、略 27、A 2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七年级(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
(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
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矜: 颔:
2、《卖油翁》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 。他有一个名句是“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个名句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遇见卖油翁之前,康肃对自己如何认识?
答: 。
(2)面对卖油翁,康肃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答: 。
4、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
答: 。
5、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
答:
。
6、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
答: 。
7、用原文词句填空。
(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 , 。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
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
答:
。
(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溯( ) 湍( )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
(2)属引凄异。
答: 。
1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 。
12、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按照景物是先写 ,后写 ;按照季节分,作者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 态景物
态化。
(2)“清荣峻茂”四字状要物,如果说“清”字状水,“荣”字状柏树,那么“峻”和“茂”字又分别状 和 。
13、描写春冬景色和描写秋季的景色这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
14、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任选一个句子)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
15、选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答: 。
(三)
蔡王粦,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16、用“/”标示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安 有 寄 千 金 而 无 券 者
17、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答: 。
(2)券在心,不在纸。
答: 。
18、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一下故事的内容。
答: 。
19、文中蔡勉旃还亡友财的前提条件很特殊,请你找出三处(用文中词概括)
答:(1) (2) (3)
20、你认为文中最感人处是什么?
答: 。
21、在当今社会,你看了这个故事后有何感想呢?
答: 。
(四)
望岳
杜甫
A ? B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
答: 。
23、将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A、 B、
2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 。
25、判断下面对词语的欣赏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造化钟神秀”中的“钟”是拟人的写法,把大自然写得有请有义,是“钟情”的意思。
( )
B、“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是割开的意思。全句诗写出了泰山的景致的雄伟。
( )
C、“会当凌绝顶”中的“凌”是“登上”的意思,这句表达了诗人由文前的“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
)
D、一览中山小中的“一”是“一下子”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急切领略泰山风光的心情。
( )
26、从全诗的最后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气概?
答: 。
答案:(一)1、夸、点头
2、欧阳修 文学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
3、(1)公亦以此自矜(2)先是“忿然”,后是“笑而谴之”。
4、为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5、
卖油翁。(1)故事的题目是《卖油翁》;(2)卖油翁的绝技明显技高一筹,作者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一笔带过,是略写;(3)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6、当世无双;“汝变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7、(1)善射 当世无双 发矢十中八九
(2)乃取一葫芦……而钱不湿
8、一是消除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误会;二是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表现卖油翁谦虚的品格。
(二)9、sù tuān
10、奔驰的快马 连缀、连续
1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12、(1)山 水; 夏、春冬、秋; 静、动 (2)山 草
13、对比,春冬时机季节的“素湍绿潭” “清荣俊茂”,更突出秋天的三峡冷清,寂寞。
14、(1)表现三峡猿鸣的悠长凄异的情状
(2)表现夏季江水上涨,水流湍急的特征
15、略
(三)16、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17、略
18、略
19、不立券,其人亡,不语郎君。
20、是在友人“不立券”且不久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坚还亡友财”。
21、略
(四)22、略
23、略
24、再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25、A√ B × C √ D ×
26、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本文的“之”字是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各不尽同,请分别举例。还有一个“之”字代指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也一并指出。(3分)
6.在文中找出“但微颔之”中“但”的同义词: 。(2分)
7.译句:(2分)
尔安敢轻吾射? 。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8.本文写了两件事,哪是因,哪是果?哪为主,哪为次?后者对前者含有什么意味?(2分)
。
9.康肃公确有值得自夸的地方,但卖油翁似乎并不太欣赏,这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但微颔之”的潜台词是什么?(2分)
。
10.如何看待陈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2分)
。
(二)
⑴至于夏水襄陵,治溯组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⑶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第一段写三峡什么景色,特点如何?(2分)
。
12、本段所写的季节是 。(1分)
13、第一段中的哪句最能体现三峡水势之险?(2分)
。
14、“素湍绿潭”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可见怎样的景观?(2分)
。
15、“清荣峻茂”分别理解为:(4分)
清: 荣:
峻: 茂:
16、“良多趣味”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
。
17、为创造意境,第三段中 字和 字用得好。(2分)
。
18、作者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用意何在?(2分)
。19、写渔者歌曰有什么目的?(2分)
20、翻译:(2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⑵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
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1、诗人借“杨花”“子规”暗含 ,暗含了作者对王昌龄被贬的。(2分)
。
22、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 。(1分)
23、后两句中,作者用 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关切。(1分)
24、诗中 一句点明时令。(1分)
25、诗中 几个字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1分)
26、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27、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28、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读本单元的五首诗歌,选取其中一首改写成一篇作文片断,题目自拟,300字以上。
第七单元检测题答案
1-3.略 4.陈尧咨认为自己的射技很高超,并以此自豪。卖油翁则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略加赞许。 5.代人:笑而遣之;代事:睨之,但微颔之;代物: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道理:以我酌油知之。 6.惟 7.略 8.康肃公射箭是因,卖油翁沥油是果。后者为主,前者为次,含有教训的意味。 9.睨之,但微颔之。潜台词是:射得不错,也不过如此。 10.略 11、三峡的水;急 12、夏季 13、“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14、俯视;写出了春冬之时三峡壮丽的景观。 15、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6、热爱三峡景物,热爱大自然 17、寒;肃 18、以声衬静,渲染山谷的清幽,凄清 19、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 20、略 21、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同情和关切 22、抒情 23、想象或拟人 24、杨花落尽子规啼 25、过五溪 26、略 27、A 2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七年级(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
(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
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矜: 颔:
2、《卖油翁》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 。他有一个名句是“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个名句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遇见卖油翁之前,康肃对自己如何认识?
答: 。
(2)面对卖油翁,康肃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答: 。
4、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
答: 。
5、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
答:
。
6、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
答: 。
7、用原文词句填空。
(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 , 。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
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
答:
。
(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溯( ) 湍( )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
(2)属引凄异。
答: 。
1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 。
12、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按照景物是先写 ,后写 ;按照季节分,作者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 态景物
态化。
(2)“清荣峻茂”四字状要物,如果说“清”字状水,“荣”字状柏树,那么“峻”和“茂”字又分别状 和 。
13、描写春冬景色和描写秋季的景色这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
14、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任选一个句子)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
15、选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答: 。
(三)
蔡王粦,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16、用“/”标示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安 有 寄 千 金 而 无 券 者
17、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答: 。
(2)券在心,不在纸。
答: 。
18、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一下故事的内容。
答: 。
19、文中蔡勉旃还亡友财的前提条件很特殊,请你找出三处(用文中词概括)
答:(1) (2) (3)
20、你认为文中最感人处是什么?
答: 。
21、在当今社会,你看了这个故事后有何感想呢?
答: 。
(四)
望岳
杜甫
A ? B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
答: 。
23、将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A、 B、
2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 。
25、判断下面对词语的欣赏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造化钟神秀”中的“钟”是拟人的写法,把大自然写得有请有义,是“钟情”的意思。
( )
B、“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是割开的意思。全句诗写出了泰山的景致的雄伟。
( )
C、“会当凌绝顶”中的“凌”是“登上”的意思,这句表达了诗人由文前的“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
)
D、一览中山小中的“一”是“一下子”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急切领略泰山风光的心情。
( )
26、从全诗的最后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气概?
答: 。
答案:(一)1、夸、点头
2、欧阳修 文学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
3、(1)公亦以此自矜(2)先是“忿然”,后是“笑而谴之”。
4、为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5、
卖油翁。(1)故事的题目是《卖油翁》;(2)卖油翁的绝技明显技高一筹,作者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一笔带过,是略写;(3)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6、当世无双;“汝变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7、(1)善射 当世无双 发矢十中八九
(2)乃取一葫芦……而钱不湿
8、一是消除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误会;二是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表现卖油翁谦虚的品格。
(二)9、sù tuān
10、奔驰的快马 连缀、连续
1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12、(1)山 水; 夏、春冬、秋; 静、动 (2)山 草
13、对比,春冬时机季节的“素湍绿潭” “清荣俊茂”,更突出秋天的三峡冷清,寂寞。
14、(1)表现三峡猿鸣的悠长凄异的情状
(2)表现夏季江水上涨,水流湍急的特征
15、略
(三)16、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17、略
18、略
19、不立券,其人亡,不语郎君。
20、是在友人“不立券”且不久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坚还亡友财”。
21、略
(四)22、略
23、略
24、再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25、A√ B × C √ D ×
26、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