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09年9月,我校为了响应区教育局新课改的需要,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单纯、死板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这一学期的课改,我深深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尝到了小组合作的甜头,获得了收获的喜悦,也体验到失败的悲哀。其中,有经验,有教训。为此,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一番深深的反思,以搞好下一步的政治课教学。 1、重视不够。首先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怕耽误进度,怕学生不明白,讲的多,合作的少。在学生背题的时候,为了鼓励学困生背题,我采用谁背完,谁就站起来背的形式。这样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加分争先恐后的背,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表现在只会背不会用,主要体现了竞争,但没有很好地体现合作。不符合学校的要求。
2、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如: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或者是因为问题太简单学生讨论的没有兴趣;或者由于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导致收效甚微。
3、规则不具体。在课堂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具体,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做。
4、设置的问题不适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合作的问题太简单,讨论仅仅是体现在形式上,学生讨论的不热烈、不积极,显得合作有些多余。或者,设置的问题太难,仅凭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不了,觉得无从下手。或者由于时间不够用,怕影响进度,导致讨论不充分,这样,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5、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我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6、对细节的处理不够精细。对照其他老师的课,我觉得我在细节上的处理不够精细。比如,提问时不叫号,而是叫名字;加分不及时;检测时没有强调把课本收好;讨论时没有关注到部分差生的完成情况等。
7、相互学习不够。由于我的课和其他同科教师的课大部分都重着,导致向同科其他教师学习的机会少,没有能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盲目自信,大意失荆洲。
8、教师的参与度不够。学生合作时,我只是简单的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缺乏对学生具体的指导,学生完成的质量如何,难题解决了没有,没有引起我的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展示时同组答案不统一,意见相左。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 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