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桃源县第七中学,其前身是1957年创办的茶庵铺镇中心校附设初中班,1960年被桃源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桃源县第七中学。学校位于桃源县南路的茶庵铺镇,北倚夷望溪,南临319国道,是一所县办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近800人,教职工7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级教师28人,中高级职称比例达62%,本科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2%,有省级优秀教师1名,市优秀班主任1名,县、市骨干教师8名。

近年来,学校因校制宜,科学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生命奠基,为学生发展铺路;提炼出了学校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整合了学校的管理思路——用高尚的人格凝聚人心,用和谐的环境温暖人心,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人心,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人心,用无私的行为赢得人心,用科学的程序净化人心,用创新的精神激励人心;明确了学校校训——德才兼备,尚美求真;规范了学校校风——文明、和谐、民主、创新,师风——尚德、敬业、精思、健康、教风、学风,教风——乐教、善教、严教、心教,学风——乐学、善学、勤学、持学。



学校占地面积50 亩,建有教学楼、科教楼、艺术楼、寝室楼、大礼堂、教工宿舍等建筑群。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雅,是常德市绿委会授牌的“绿化单位”。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有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理、化、生各一间)、仪器室(理、化各一间)、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房(2间,电脑100台)、多媒体室、图书馆、阅览室、舞蹈练功房等功能室,成为桃源县第一批教育技术装配合格学校。

学校在加强校园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阳光、自信、健康、快乐”育人目标,以乡村少年宫活动为载体,从主题教育、书香浸润、艺体联动、实践拓展等多方面打造特色活动文化,在特色活动的开展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设了“四节”活动,即四月《古道茶韵》茶文化节;六月出彩少年科技节;十月校园达人体育节;十二月青春飞扬艺术节;成立了蓝天广播站;创设了翠竹文学社、茶艺、书画、阅读、跆拳道、舞蹈、声乐、器乐、象棋、田径队、男女篮球队、科技制作等13个兴趣小组;建设了高标准的茶艺室,自编了校本教材《古道茶韵》,开设了茶艺表演课。2016年10月,学校男女篮球队在全县比赛中双双获得甲组冠军,其中女子篮球队,2016、2017、2018获得了三连冠,每年都有学生被省重点高中录取为体艺特长生。2008年“桃源县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落户本校;器乐和舞蹈社团成员也在县、市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每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音、体、美特长生。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2020年冬奥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在“恒源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每年都有学生获国家、省级一、二、三等奖,曾一度成为作文大赛中的“七中现象”。

为了给师生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秉着“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近几年,学校先后挤出资金美化了校园环境。2012年,为每班配电脑、投影仪,每位教师都能利用课件上课,2018年、2019年,根据学校资金状况,分年将两个年级的老旧投影仪更换成了电脑白板,还有一个年级即将更换;兴建了高标准的图书馆、书画室、茶艺室;2017年建设了两个硅胶篮球场、两个硅胶羽毛球场;建设了读书吧、文化走廊、班级图书角;在市县政府大力支持下,2019年8月,新建成了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含7人制足球场、250米环形跑道、2个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乐园等);校园里见缝插绿,绿树成荫,散发着花草的芬香;整个校园文化生活的品位得到提升。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主持省、市、县研究课题三个,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其中“赋予寝室管理更多的教育内函”的课题研究荣获桃源县一等奖;市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2018年顺利结题;2019年11月学校课题《<古道茶韵>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功立项省级规划课题。近几年来,共有95篇论文荣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发表。学校参加各类竞赛荣获国家级奖16人次,省级奖68人次;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直升率多年来名列全县前3名,毕业会考综合评估保持全县前5名,连续6年获桃源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绩效评估先进单位”、“质量评价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常德市“合格学校”、常德市 “名优学校”、常德市“绿化学校”、湖南省“优秀文学社团”、常德市“模范职工之家”、 湖南省“《初中生》导读示范校”、桃源县首家“楹联教育基地”、“桃源一中优质生源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任校长、党支部书记蔡志坚,副校长鄢凯雄、熊亚洲、魏聂宏,教导处主任常颖、副主任汪艳芳,总务处主任向先利、副主任舒杏村,办公室主任龚佳林、副主任李玫岸,团支部书记彭柯,工会主席孔越隘,是一支作风过硬,勤政务实的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