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第七中学
“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让我们重新审视反思现在的教育,虽然课改已实施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思想影响下,我们的教学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定学。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一观念更是没有根本改观,它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和家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互动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本质定位为师生互动,是关注学生成长,生成学生能力的生态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返本清源。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研究的指向在于课堂教学,重点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2、“235”指两个教学原则: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六个教学环节: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反馈测评。
3、借鉴杜郎口经验及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理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五步骤:预习、展示、点评、总结、检测;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本课题是在我校原有“整体推进、分层要求”平行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针对性提炼和嫁接。在具体模式的研究中把自主预习和反馈测评有机的融合在一堂课中,提高在教师导学、组学、促学下学生整堂课的自主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目标更为集中,学生自学方向更加明确,当堂反馈达标更加有力,课堂教学质量更加高效。
5、转变教学方式
由教师主讲变为学生以学为主;由以练为巩固变以训练为主;由课外大量习题转变为课堂当堂达标。
坚持一个核心:提高课堂效率;两个教学原则: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体现三种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内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等,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是课堂交流的重要基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学习特征。
主要方式:个人自学教材,借助多种学习资源,以导学设计案为载体,初步了解掌握基础知识,找寻学习内容的难点疑点。
(2)合作学习
内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学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质疑解惑,相互交流,为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互助合作的学习行为。
主要方式:固定小组的协作学习,小组间的针对性交流。
(3)交流学习
内涵:集中学习是指学生在基础知识夯实、多数问题解决的情况下,在教师引导下,能者为师,对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讲解,直到搞懂为止,并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巩固性强化训练。
主要方式:集中精讲点评,能者为师,微型达标。
6、努力探索各学科比较成熟的“二三五”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7、实现一个目标(即: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儿童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儿童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全面发展教育论。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四、研究目标
1、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建立创新性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本课题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基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学习方式上来,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包括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课题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了人们常说的民主性原则、协调原则、自主原则等。贯彻这一原则,一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有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三是要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等。
2、开放性原则。创新性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二是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
3、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把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索本身上来。
4、挑战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二个挑战:一是提倡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
1、各学科“235”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
2、小组合作学习在“235”模式中的运用研究。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为主”、“自主合作”。
4、“235”教学模式与课堂有效管理的结合。
5、“235”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论研究。
6、如何构建适应“235”教学模式的具体载体。
7、“235”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变式探索。
8、“235”教学模式中如何体现学案导学。
9、如何加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管理与评价。
10、如何将导学案与班班通结合起来。
11、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六、研究的主要思路
1、以“三个面向”为指南,加强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重点突破课堂教学改革,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与学方式,重建教学制度,深化教学研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乐”起来,学生“动”起来,在“还”、“活”、“乐”、“动”中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高效学习、张扬自我、放飞思维、舒展灵性,从而改变学生生命状态,提升学生生命质量,改变教师职业态度,创新教师行为方式,构建“高效”、“优质”的生命课堂,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在享受公平教育中健康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调查法(课堂调查、问卷等)
(3)、课堂实践(做好反思总结、数据积累等)
(4)、对比研究(前后对比等)
(5)、观察法(学生自学观察记录等)
(6)、公开课、研究课研讨评析。
3、研究途径
(1)、尝试论证
近几年,我们虽然狠抓了教学质量,教学成绩却不见提升,特别是后进生(学困生),不仅成绩不理想,而且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升,甚至出现厌学、辍学的严重现象。这可是个较大的问题。素质教育论中,考试成绩不是新课程真正要追求的或唯一的成果。所以,我们更为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是探究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真正的素质教育模式。本学期来,我们开始学习洋思精神,模仿杜郎口经验,仿效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模式,并让全校教师倾巢出动,实地学习岳阳许市中学的改革经验,并在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具体调研、策划,再经全体班子成员多方讨论、论证,认为根据我校实际,必须停止争论、坚定信念,从而正式确定进行“235”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全面实施
在全体教师观摩许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决定整体推进,全面实施“235”模式,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逐步创造我校“235”模式经验的精彩成功。
4、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
①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
②确立课题,选题立项
③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组织实施
(2)、实施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4年8月)
第一阶段——临帖(2011年5月---2011年12月)
①、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
②、“235”教学模式中如何体现学案导学。
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为主”、“自主合作”。
④、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⑤、定期请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阶段——破帖(2012年1月---2013年1月)
①、如何加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管理与评价。
②、各学科“235”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
③、小组合作学习在“235”模式中的运用研究。
④、如何将导学案与班班通结合起来。
第三阶段——生成(2013年2月---2014年8月)
①、“235”教学模式与课堂有效管理的结合。
②、“235”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论研究。
③、“235”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变式探索。
④、导学案与班班通有机结合的探索。
⑤形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总结阶段(2014年9月)
基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研究成果(包括相关资料及软件等)。并向上级申报。
七、研究的主要措施
(1)、树立与“235”模式课题相适应的新理念。
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各级组织的或积极自发地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指导自己教学活动,树立起与“235”模式课题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实施“235”模式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教师的“235”模式课题校本教研。采取学习洋思、杜郎口经验,借鉴綦江课改模式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解决““235”模式课题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师驾驭“235”模式课题教学能力。
(3)、强化“235”模式课题改革,创新教与学的方式
学校根据“235”模式的要求组织备课、上课、评课,反复开展教评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每位教师都要努力使自己的课成为课改课、高效课、优质课。在“235”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效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4)、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各班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相对稳定”的原则进行班级分组,各小组设行政组长一名,学科组长若干名,划分职责。班主任负责行政组长的培训,科任教师定期培训学科组长。培训他们的自学习惯,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训他们的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培训他们的表达、点评能力,培训学生激情参与课堂的习惯。要坚信99次培训才可能形成一个好习惯。发挥组长的检查、分配、落实、督促职责,提升讨论交流的有效性。落实独学、对学、群学讨论机制。坚持兵教兵、兵帮兵、兵检兵、兵强兵措施。加强小组建设,各小组有组名、组训、组规、组号。创新评价方式和内容,从自学情况,上课展示,团体成绩,“三件宝”,质疑问难,小组成果等方面进行即时评价(当堂评价),及时评价(周评价)。
(5)、认真落实学习“三件宝”。
“三件宝”:错题集,双色笔,活页纸。
错题集:各学科均要建立,分析错因,分析思路,记录思维历程,教师定期再次批阅。
双色笔:(包括黑笔、红笔)黑笔用来做题,红笔用来评改和纠错,并写出重点知识,重点思路,以备复习。
活页纸:用来进行课堂中的及时检测,记录学习中的重点知识点,随身携带记录生活中的观察、感悟。
(6)、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大胆展示。
学生说错了不要紧,至少他是想说正确的,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重要!”现在的孩子缺的就是自信,学困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同时我还说差生是老师给一个鲜活生命乱贴的标签。因此,从教师的内心深处要相信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充分暴露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质疑。语言培养方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学科课上或班会课上举办演讲,说故事比赛,普通话朗诵等活动,让其大胆开口。举办限时作文,海量阅读,让其有话可说,要坚信:一个人的生命高度取决于他的阅读量。
展示内容层面,坚持会的不展示,预习不充分不展示,出错率高的重点展示。展示学生自己的设计思路;说出解题规律;反馈不同的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点、切入点;提升规律、方法、技巧;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拓展,一题多解,生成成果等都可展示。
(7)、加强集体备课、导学案的编制。
关于集体备课,要求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备课组长负责,固定时间、地点,在独备的基础上交流对教材的认识,编者意图,重点难点,采用的教法、学法等,每人提出至少三个问题,大家商议解决。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的设计:一是注重三维目标观:不仅要备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不要忘记小组评价。三是关注教师的讲授时间。四是教材文本的理解。
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首先弄清楚导学案不是教案,更不是习题的堆积,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的起点。要求一课一案,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导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问题逻辑、学法指导、学习反思、归纳小结、达标反馈,编制过程中做到“五防”:防教案化,防习题化,防简学化,防剪贴化,防量大、防题难。在进行具体编制时可把学案和达标反馈结合起来。即学案后面是检测题,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当堂完成,不宜过多。内容比学案灵活些。要求教师批阅。
(8)、加强课题监管。
首要的是弄清楚评课标准: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235”课堂教学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评价),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试,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大胆发言,勇敢质疑,拓展是否有深度,点评是否到位,表达是否流畅,有无假学、伪学现象,讨论是否形式化,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其次,定期对课题实施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时反馈,落实一谈二警三停制度,重点调查时间模式,检测手段,自学学案,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手段,文本重难点,兵教兵,优生、临界生的培养等。
第三,加强转课、反思。学校领导坚持每天转课,利用每日反馈会,用放大镜观察老师的课改闪光点,用“235”教学模式课堂标准“尺子”评价课堂。各教研组定期组织“同课异构”或“同构异课”活动。各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用“三看”观察课堂。每位教师要坚持进行每节课的教学反思和阶段性的教学反思,学生也要在导学案后进行每节课的所获和不足的反思。
(9)、加强“235”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工作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实施“235”课堂教学模式的各项制度。
(10)、领导支持:
一是成立“235”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游桂平 负责全校“235”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
副组长:马志刚 具体负责“235”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组员: 熊亚洲 黄新建 龙世国 何金安 向先利 各班班主任 各科备课组长
二是领导拿出气魄、下定决心、做到狠心、全力支持、以身作则、强推硬逼、奖勤罚懒、管理督导,并坚持深入课堂给予指导,为课题实验创造好条件,及时解决课题实验中的问题,“235”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实验才会有实质的进展,也才有可能成功。
(11)、资源保障:杂志、书籍、光盘等课改信息资源,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和提升途径。学校配备与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相关的报刊和班班通多媒体平台。
(12)、奖励措施:学校对在课堂教学改革即“235”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实验中积极主动承担课题任务、研究成果显著、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和教科研积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重点考虑。
(13)、经费保障:学校应无条件优先为课题提供足够的经费。
八、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系列;论文、教学案例、科研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