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茶韵,香满校园
——桃源七中着力打造“茶文化”特色介绍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桃源七中位于桃源县南端的茶庵铺镇。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近800人,教职工67名。近年来,学校大胆改革,狠抓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连续四年被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最近两年中考质量评价均跻身全县前三。
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特色学校的创建,做到质量与特色互补,特色与质量齐飞的良好局面,进而形成特色也是质量的共识。在打响“体艺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又依托地源优势,以“茶文化”活动为特色,带动多学科实践课程的开发,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学校“茶文化”活动开展的情况与大家作一点简单的交流,希望大家能帮我献计献策。
一、资源启发思路
茶庵铺镇位于湘西雪峰山脉的原始次森林边缘地带,其产茶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它是古时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素有茶乡之称。这里四面环山,当中一块狭长的平原,境内20多公里的高峡平湖与沅水支流夷望溪相伴,高山水乡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终年云雾缭绕的优美生态,就犹如一幅优美风景图。由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山云江雾四季笼罩茶园,又远离工厂污染,水质纯净清澈,土壤肥沃湿润,这样的温度、光照、雨水、地理条件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和良好品质提供了先天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造就了这个茶叶的故乡。这为我们创建“茶文化”特色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作为茶叶之乡,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浓郁的茶文化乡土气息养育着一代一代的茶农,茶叶经济成了本地的主导产业,茶乡经济依靠茶,茶乡人离不开茶。
2、作为茶乡的学生家庭个个都产茶,有的还直接参与了茶的制作、品尝。生于斯、长于斯的茶乡之子,从小就受到茶文化的熏陶,长大后,一部分将成为未来茶乡有茶文化知识和生产茶叶技能的新型茶农,从小对他们进行茶文化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
3、在茶乡任教的老师,大部分是茶乡人,已有丰富的茶文化知识。部分外籍的教师也受到了茶文化的熏陶,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有力的师资资源。
为了对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落实校本课程常态化,提出了“以茶文化经营学校,用茶理念创建特色学校”这一思路。
二、活动引领发展
遵循以上理念,我们学校于2017年成立了“茶艺社团”,社团成员涵盖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
我们把“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一)品一片茶香
在此板块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对于家乡茶叶产业的实地考察。
1、我们带领学生学习采茶的要求和技巧,体会茶农的不易与艰辛;
2、采摘完茶叶,我们继续在制茶师的引导下学习辨别茶叶种类,通过学习,使学生们对茶型茶性以及茶庵铺本地的茶品特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茶庵铺茶叶龙头企业百尼茶庵欣然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放,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前往工厂实地考察;
4、茶庵铺制茶历史悠久,引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见识有着悠久历史的制茶工具;向学生展示繁多的茶包、茶匾、茶灯等茶艺衍生制品,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5、走访民俗馆后,我们带领学生来到百尼茶庵的加工厂房,观察茶叶从采摘到成品的前世今生。在这里,学生将看到先进的现代化机械,从而开阔眼界;
制茶工将精准反复的机器操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体会工作对于个人能力的高度要求;
6、在制茶基地,我们提供制茶所需的配套工具,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茶叶从采摘到成型的流程工艺。
(二)承一方技艺
为了提高特色办学品味,让学生对茶文化由室外的粗犷体验上升到探索茶文化所蕴含的高雅内涵。2017年8月,学校腾出一间教室做为社团专用活动场所,并将茶的鉴赏、茶的历史、泡茶工序等内容的板画张贴于室内,形成文化墙。投入资金近9万元,为活动室添置了高标准的20套学生学习用和1套教师教学用的茶桌、茶椅、茶具。并特聘湖南高级茶艺师龙玲老师于每周五的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教授茶艺,指导学生学习茶艺表演。
(三)找一份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基于这个思路,全校各班级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依托,开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活动。有的小组查阅资料,绘制出茶株的完整结构;有的观察家中茶树,写出系列的生长日记;有的小组从本地文化入手,追溯茶马古道的悠久历史;有的小组互相讲解茶具的使用步骤;有的小组将一腔茶情倾注笔端,写成一篇篇茶香小品。
三、成果初显特色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古道而来的袅袅茶韵,浸润着学生的身心,盈满了整个校园。
一是在茶香脉脉的气氛中,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了制茶技艺。茶菁,萎调,选取新鲜芽茶,通过阴干晾晒去除多余水分;杀青,通过高温钝化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型,卷曲已经柔软的萎调叶,使其条状成型;烘干成型水分,在这繁复的流程里,学生们显得一丝不苟,从容娴熟。
2、掌握了茶艺技巧。龙玲老师端庄娴雅的气质,生动细腻的讲解,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学得似模似样。图为学生自信地展示茶艺中的空谷幽兰技艺。
3、促进了学生能力多样化发展。这是一个活动小组绘制的茶株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张小小图纸中,学生将茶树的属性,结构,特征,效用与图片完美契合,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图二为学生就茶叶分类进行成果展示,从容自信,得体大方。积极地表达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4、长期浸淫在脉脉茶香中,学生的举止涵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让我们听听学生怎么说:视频;
5、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对家乡文化的回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我们在民俗博物馆中,参观了有六十年历史之久的揉茶机,后来,先辈们用筒车,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学生们对祖辈的智慧赞叹不已;制茶师渊博的茶艺知识,生动细腻的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图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傅提问。
在学困生的字里行间,也都洋溢着对家乡文化浓浓的自豪与热爱。
二是以茶文化综合实践课程为依托,学校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让袅袅的茶香,盈满校园。
1、我校精心雕琢,统筹规划,使一墙、一牌、一廊都说话的氛围中融入茶文化。图为学校以茶为题的茗字班。
2、在文体活动的主阵地中融入茶文化,图为班级舞蹈,茶香中国。
3、开发了茶文化校本课程。为了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与茶相关的知识,学校组织编写了茶文化校本教材——《古道茶韵》,从种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茶文化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四、延伸展示前景
此前的实践活动虽然有计划,有方案,但还不够成熟,学生展示的平台还不够宽阔,我们将在不断的完善、充实中展示茶文化特色前景。
(一)把室内活动由单一的茶艺表演,继续向其它实践活动课程延伸,把器乐、舞蹈等社团活动,与茶艺表演整合在一起,形成茶艺、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社团组织,并辐射带动其它学科的社团活动。如今,学校共有13个特色社团组织,700多位在校生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活动项目。同时,学校通过举办“艺术节”平台,让学生们在一个个多元的、立体的茶文化教育时空里得到锻炼提升。
(二)邀请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打造专业教师茶艺团队。
(三)创办“茶文化节”,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唱一首茶歌;写一副茶书;说一段茶史;诵一段茶文;背一首茶诗;画一幅茶画;跳一支茶舞;泡一壶好茶。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会矢志不渝地本着“以茶育德,以茶益智,以茶养性,以茶生情,以茶兴校”的精神,充分挖掘本地茶文化资源,打造好“茶文化”特色课程。谢谢大家!
分享到: